RegionGlobal Website
400 0518 700
24年的坚守 大和匠人汪增福
2023-08-17

微信图片_20230901094441.jpg

汪增福 滨江工匠、大和热磁真空技术事业部 制造一部副部长、区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 

1999年3月8号,我加入了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真空技术事业部,一干就是24年,一直从事机械制造相关工作。 

刚来杭州时我才21岁,这是我第一份工作。虽然是一线工人,天天和数控机床打交道,但我特别珍惜,也特别感兴趣。公司规定每天工作8小时,我总是留下加班、学习,不断向师傅请教,常常一天工作12个小时。每次搞懂 一个新知识点,都特别兴奋。最后提前一个月转正了。 

就这样,我从一名普通的数控操作工做起,担任过制造部班组长,到今天成长为一名生产技术核心骨干,担任真空技术事业部制造一部副部长兼生产技术课课长。 

现在不在一线操作机床,但我的工作依然围绕一线生产技术,更好地服务现场展开。以前我是项目流程的执行者,专注在单一的操作岗位。现在我是项目的制定者、统筹者,并带领团队不断创新研发。 

这些年来,我和团队一直致力于半导体制造领域的创新,我先后主持了以车代磨超高精度加工技术项目、双室连体半导体腔体加工技术项目、半导体多面腔体制造工艺项目、半导体级长1232矩形腔体加工技术项目等,解决了半导体制造领域多项卡脖子难题,获得一些国家级的软件著作权、发明专利。 

比如,在一个工件的生产过程中,正常情况,外径要给下一道磨床加工留0.1mm余量。

但按这个余量磨床,加工时间相对长,无法应对批量大、时间紧的订单。我们反复打磨工艺,第一道从0.1mm余量改善成0.05mm余量,相当于从1张A4纸厚度的余量,改善成不到1根头丝粗的余量。我们做的第二道改善是将数控车床的两道工序合并成一道工序,通过合并使用刀具、优化程序,实现了工艺上的合并。通过这两项改进,我们将两道工序的生产时间从100分钟降到了60分钟,帮助公司节约成本每年近百万。

微信图片_20230901094600.jpg 

“ 我觉得,作为一名技术人才,专业是必备的素质,要不断学习新方法,才能适应新产品、新形势的需求,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。” 

在学习的路上,我从来没有停止。为了增强理论基础,我先后报考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、浙江工业大学机械相关专业,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我积极参加各类职业资格技能培训,并先后编制了多项培训教材。 

还有一点,我在的公司是日企。刚进入公司时我完全不懂日语,公司有日语培训班,老师要求单词抄5遍,我都是抄50遍以上,早上5点钟就起来背单词、读课文。当时我口袋里装着一个小本子,随时记录和翻阅,发现不会的, 碰到日本同事马上请教。中午休息,晚上睡觉前,都会学习日语相关内容。最终培训班结束时,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 

之后去日本培训,我能用流利的口语和当地人交流。在2010年担任制造部班组长期间,公司新增多台日本进口数控机床,程序编制说明书与操作说明书都是日文版,工友们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,我利用休息时间,花了近一 年,将300多页说明书翻译成中文,方便工友们的工作。 

“甘愿奉献,授人以渔”,我始终认为,做技术需要有开放的心态,需要传承和接力,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我的责任。20多年里,我先后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百余人,并积极开展行业内技术帮扶工作。 

去年,在高新区(滨江)人力社保局的支持下,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汪增福数控车工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了,工作室目前有成员8人。以此为平台,工作室采用“高师带徒”模式并签订师徒协议,鼓励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。 

回过头去看,我的徒弟,有的已成为企业骨干,有的自己创业。逢年过节时,很多徒弟会发微信、打电话过来问候,我特别暖心。 

在提高徒弟业务水平的同时,我也努力充实自己,让 传、帮、带成为一种幸福,成为一份荣耀,让专业得到接续。一个人,一件事 ,一辈子,我会努力随着行业一起成长,一直坚守下去。 

在大和,正是有很多像汪增福这样的优秀青年,才铸就了我们企业坚实的事业根基。相信未来,大和会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,激活企业新活力,也会培养一批又一批守护在“芯”事业上的工匠人,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!